身為校園裡的教職員,我們都被培養著要如何照顧我們的學生,在知識上提供學生思辨的能力,在校園生活中給予規律的時間作息,促使學生能夠瞭解什麼時間該作什麼事。相反地,我們自己的照顧能力或過生活的能力又如何呢?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教書教得好,也沒有甚麼遲到早退或缺曠情形,但生活或關係卻一團亂的狀態,我想這可能性極少,但這部分卻反映出一個教師的自我照顧能力!
這幾年「自我照顧」被大力提倡,但是在生活要實踐它不完全那麼容易,每個人可以定義自己所謂的自我照顧 (Self-care),以一種能夠讓自己得到舒緩、自在、休息的狀態,去發展自我照顧的內涵。它特別著重在自我需求的照顧上,可以試著撰寫自我照顧的清單,列下你認為什麼是能夠讓自己感到正向愉悅感的事情,特別是在取悅自己,而非討好他人的事項上。例如:爬山看風景、和朋友喝杯下午茶、獨處、閱讀一本經典小說、慢跑運動等等。
當我們把自我照顧視為一種生活態度時,你會接納自己當下的狀態,不批評不指責,且能發展對於事物的彈性與臨危不亂的處理能力,更多的是設定出與他人的人際界線,懂得適時拒絕他人,不勉強自己去承受他人的情緒壓力。在小小的辦公室空間裡,我們要學習職場中的人際互動,同時,也要學著保持自己的彈性與人際界線,讓自己能夠調整自我的狀態,因應工作上的壓力與學生層出不窮的百變狀況。照顧自我的需求不是口號,當越能夠嘗試對自我狀態有多一點的覺察、理解與照顧,越是能夠增加自己在職場中抗壓性喔。
留言
張貼留言